udn會員登入
藝術治療,啟動自我療癒力
任何人在家就能做到的藝術療癒心理課程
26 集
799 點
- 2020/05/27 上架

出版方:【遍路文化 × 漫遊者事業群】
課程簡介
- 本課程由【遍路文化 × 漫游者事業群】製作提供
「能夠深刻詮釋自己和撫慰自己的,只有每個人自身。」--德國文學家赫塞
(Hermann Hesse, 1877-1962)
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沉重,積壓的情緒迴圈不容易被釋放或消解,你可以透過〈透過藝術,啟動自我修復力〉課程,用專業的藝術治療角度,整理人與藝術的美感關係知識,啟動你的自我療癒力。
課程學習亮點
- 沒藝術天分也OK
- 隨時隨地也OK
- 精煉專業知識
- 材料唾手可得
本課程共三大部分,還會不定期推出加餐課,讓你能夠聽到更多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藝術療癒故事。
你能經由這門課,透過練習各種簡易藝術創作,無壓力的自然感受到自我接納、自我覺察,和起到自我認識的作用。
你有任何心理上的壓力嗎?請到我的課程裡,釋放壓力。
- 課程形式
我會給你專業的藝術知識,把我這畢生所學的知識,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,這點我跟課程規劃師討論很久,才打磨出現在的課程方式,請你仔細聆聽。
我會在課程中引導你靜心的與各種媒材互動、產生感覺和觸覺效應;並且鼓勵你在藝術創作過程中,專注的找回呼吸、找回自由、找回單純的美好,例如:當您試著隨手用輕質土捏一個媽媽的嘴唇,冥想自己是個小嬰兒,唇吻上了臉龐,幸福感就來了。
我也會帶領你練習從圖像裡面,捕捉那些由無意識流露出來的直覺;或是從許多隨意塗鴉中漸漸浮現出圖像,並發現它的美好意義,例如當你反覆從自己的各個作品中看見「羽毛」的意象,也許就是您誠心迎接轉變的時候了。
本課程總共20講正課,另外給你3堂藝術療癒的實例,共4小時又34分鐘(274分鐘),從美學的藝術知識、媒材的實際操作,到進而理解圖像意義,我也會不定期加餐,說點真實的臨床故事給你聽。
- 課程準備
沒有藝術天份,也沒問題
我們都只是一介凡夫俗子,但任何人都能擁有與藝術維持美感關係、滋養自我療癒力的權利。我將帶你自發性地表達自己、與自己對話,慢慢暈開自我療癒力,重回平衡的心境。
隨時隨地都能自在進行
每個人生都是一趟旅程,充滿了驚喜,當你生活中的情緒指數太高或太低時,只需要找個靜心的地方,把藝術當成一位美感啟蒙者、把媒材當成遊戲夥伴,專注投入個人當下適合著手的藝術工作,就可以展開一場自我療癒之旅。
只要你願意,都能自我療癒與陪伴
本課程並沒有預設特定症狀及治療目標,只要你願意受到知性的開啟、感性的解放,願意與自己好好相處、專注地動手進行小型藝術工作,漸漸地,就會想提高對藝術媒材和圖像的接受性和敏覺力,藝術的療癒力自然就會發生,陪伴你自我照顧。
試聽內容
分集內容
前言
01:課程簡介
02:你,失衡了嗎?
03:你為什麼需要聽這門課
透過藝術療癒自我
04:藝術媒介即資訊:藏在藝術中的隱喻訊息
05:藝術媒介即人的延伸
06:藝術作為療癒方法的三種模式
07:透過藝術解除焦慮的辦法
藝術媒材的療癒方法
08:媒材使用中的心理投射
09:媒材的心理催化力
10:三個時間的初生
11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水
12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空氣
13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黏土
14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石頭
15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植物
16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蠟筆
17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鉛筆
18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雜誌
19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水彩
20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玻璃罐
21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毛根
22:各種媒材性質與心理效應:盒子
藝術圖像中的療癒因子
23:觀看圖像的視覺與心理訊息
24:青春期的獅子男孩
25:圖像中隱含的象徵和原型
26:圖像對話與療癒力
適合對象
- 想透過藝術創作更深層探索自己的你
- 不需要任何藝術天分也沒問題
- 幼稚園至中小學老師、家長的你
- 從事社工、或以人為服務對象的你
- 對藝術創作及內在歷程有興趣者的你
- 生活壓力大、想尋求紓壓管道的你
獲得什麼
- 放鬆壓力,平衡身心
- 理解自我療癒原理
- 啟動感知,表達內心
- 啟動深層自癒力
主講人

徐玟玲老師為台灣師範大學的藝術學博士、台北市立大學的藝術治療碩士;擁有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的藝術治療師資格。
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和設計研究所碩士,工作經驗非常多元,經常受邀擔任基金會、企業、醫院、大學及中小學等等機構的講師,累計講座或藝術工作坊一共超過400場次,工作對象涵蓋2歲到90歲的全齡族群。
目前為台灣的杏羽藝術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、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的兼任助理教授、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生活美學研習課程講師,以及李政洋身心診所的藝術治療師。